本考试是测试考生对于金融学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、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。考试范围试题将涉及货币银行学、投资学、国际金融、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。具体内容如下:
第一部分 货币银行学(约占25%比例)
(一)货币与货币制度
- 货币的定义
- 国际货币体系
- 货币制度
- 货币的职能
- 货币的统计口径
(二)利息和利率
- 货币的时间价值
- 利息的形式
- 利率体系
- 利率水平决定的理论
- 利率的风险结构
- 利率的期限结构
- 利率管理体制
(三)信用
-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
- 信用形式的主要形式
- 信用工具
(四)通货膨胀
- 通货膨胀的界定
-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
- 通货膨胀的成因
- 通货膨胀的危害
- 通货膨胀的治理
(五)金融市场
- 金融市场概述
- 货币市场
- 资本市场
- 外汇市场
- 黄金市场
-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
(六)金融机构
- 金融机构概述
-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
-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
(七)中央银行
- 中央银行的性质、职能、组织形式
- 中央银行的业务
(八)货币政策
- 货币政策目标
-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
-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
第二部分 投资学 (约占25%比例)
(一)投资学概述
- 投资过程
- 投资环境
- 投资监管
(二)投资工具
- 货币市场证券
- 债券
- 股票
- 衍生证券
- 证券投资基金
(三)投资市场
- 证券发行市场
- 证券交易市场
- 证券价格指数
(四)投资组合理论
- 风险与效用
- 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
- 最优风险资产组合
- 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资产配置
(五)股票投资分析
- 宏观经济分析、行业分析、公司分析
- 股票估值模型
(六)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
- 债券的价格与收益
- 期限结构理论
- 债券资产组合管理
(七)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
- 有效市场假说
- 行为金融理论
第三部分 国际金融 (约占25%比例)
(一)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
-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表原理及结构
- 国际收支的失衡原因及调节
- 国际收支理论
- 我国的国际收支
(二)国际储备的概念及构成
- 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
- 国际储备管理
- 我国的外汇储备
(三)外汇与汇率的概念
- 汇率的标价方法及种类
- 外汇市场业务及计算
- 汇率决定理论的核心思想
- 外汇风险的构成及防范
(四)国际金融市场
- 衍生国际金融市场
- 衍生国际金融业务
(五)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及类型
- 国际债务危机
- 国际货币危机
(六)国际货币体系及改革
-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
- 汇率制度的选择
-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
第四部分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(约占25%比例)
(一)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概述
-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
-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概念
-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进
(二)商业银行负债管理
- 商业银行存款类别及其特点
- 商业银行非存款负债类别及其特点
- 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分析
(三)商业银行资产管理
- 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与构成
-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
- 巴塞尔协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的内容
-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与方法
(四)商业银行贷款管理
- 商业银行贷款的定义与分类
-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
- 常见商业银行贷款的管理
(五)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
-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
-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具